close

本文是小弟發表在壺藝雜誌的短文,特在此轉載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一、早期壺的亂象

喝茶玩壺一段時間的人大概都有這樣的感覺,為何老普洱都漲翻天了,老壺為何不太漲?可能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早期壺與老壺太亂、仿壺太多,市場上賣仿壺的,積非成是、三人成虎,如果再加上口若懸河的口才,從入門新手甚至資深茶友一樣是中槍倒地。也就因為如此,市場上真真假假,初入門者無所適從,新手們徘徊不前,有時所費不貲,但仍無法確實掌握到早期壺的要領。許多壺商甚至故作神祕,把早期壺論的有如天外之器,藉以從中謀利。

許多同好們是否玩早期壺多年,但仍無法正確區分年代?賣壺老板說的總是聽似有物,但實則空虛?花錢買回家看了半天,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正確的年代好像只有老板一個人看得懂、說了算,明明兩把壺怎麼看都差不多,怎麼一把老板說是50年代,一把又是70年代?然後與之前跟同一老板買的比一比對一對,疑?阿這把50年代和上次買的那把50年代怎麼又差那麼多?

這樣的場景與心得,不知您曾見過否?或內心也稍有所感,這就是今日早期壺的亂象。亂象的根源不在壺,而在人,在網路還沒有發達的年代,所有玩壺的資訊靠的就是口耳相傳,因此賣仿壺者很容易編出一堆壺的故事請君入甕,買到仿壺者也無從比對或查證,只能信以為真,等到有一天,真相大白時,也只能望壺興嘆或是選擇「催眠自己」而已。本文的目的不是要說誰的壺對,誰的壺錯,而是要說明什麼是早期壺應有的合理辨識系統。建立一個正確的辨壺系統對於茶友們在欣賞與收藏早期壺上有絕對的必要性,早期壺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與複雜,只要茶友們對早期壺生產的歷史背景、生產條件有基本的認識與瞭解,有機會再輔以實物上手,基本上弟認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早期壺就騙不了您了。

 

二、生產背景下衍生的產品特徵

首先定義一下,本文所謂的早期壺指的是1940年代開始到1970年代為止(每個人定義或有不同,光這點就可以吵翻天了),在中國宜興所生產的商品壺,1940年代之前個人是分類為民國初期,基本上是與清末劃為同一時期(清末民國初期)不在本文的說明範疇之中,1980年代後百家爭鳴,開始落個人款,之後更是私人工作室林立,故也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

首先來看早期壺的歷史背景部份,宜興一廠成立在1950年代,50年代是中共剛取得政權不久,共產主義在中國發揚的年代。基本上,當時所有的農、工產品無不標榜以廣大人民群眾、國家為主體,個人與個體是不存在也不被允許的。在那樣的環境下所生產出來的產品特色就是統一、量大、平均、集體,所以不管是茶也好,壺也好,都是在這樣的原則下所產出,今天我們所喝到的印級茶,茶友們可以細看其茶菁,是精製嗎?純料嗎?細工嗎?還是呈現自然農產品,適度大小茶菁拼配,偶見茶梗?同樣的道理,對早期商品壺茶友期待的是什麼?精工?細修?特製?特定的土胎?特定的窯溫?共產時期的生產,是公有共有,只要達到上級規定具備一定品質,數量夠了就有飯吃,即不落人名款,多了不能多領錢,您認為當時的陶工工作的原則與方式是什麼?

因此在此時代背景下所生產出來的壺,其實是具有幾個特徵可供判斷的: 1.土胎:宜興紫砂礦從開採、練土到養土在當時是集體進行的,有專門的人分層負責,和現在陶藝家自己練土、養土是不同的,所有的陶工在生產壺時面對的都是同一批廠內練出來的土,在那樣的環境下,沒有人會自行練土、養土,因為沒有必要,也沒有意義,土用完了,就再挖新礦、再練新土,如此而已。因此不同「土胎」所代表的不同時期,成了我們斷代的一個十分好的依據! 2.作工:早期壺的生產,不是一兩位壺工,是一間間車間同時在做,作工特徵(如修整法、工序、工具)大約相同,但成品絕非一個樣,因為壺手有老有新,每個人工藝能力及態度也有差別,故作品間品相或有差距,只能說工序特徵一樣,但細部或有差別。若認定壺嘴一定要幾度、壺紐一定要多大、壺蓋彎的弧度一定要幾度.....,那是自欺欺人的說法。另外,在修整上,越是早期(40年代、5060年代)手工修整的部份越多,越是晚期則使用的輔助工具越多,手工味越少,80年代後幾乎是看不到手工修整的感覺了(參見圖四)。 3.外型:基本的想法如「作工」一樣,廠內對壺的大小杯數及外型當然有一定的規定,因為是統一生產的,但絕不是一個「模子」做的,要看的是細部的工法而非細部的「外型或角度」,模樣越一致的,基本上年代就越後面了。 4.窯溫:那樣的年代,是集體入窯,但龍窯諾大,火候控制總無法平均,過火或不足溫是常有的事,特別是早期40年代最為常見,後期技術進步及燒窯方式改變,欠溫及過溫的情形就越來越少見了。早期龍窯加溫慢、降溫慢配合當時的土胎所燒出來的特徵,與後來重油、瓦斯窯所燒出的結果就是有所不同的。

 

三、正確的辨識系統

在此弟不是要說哪個壺是真,哪個壺是假,因為賣假壺的從來不會承認自己的是假,這裏要談的是茶友們如何建立早期壺的年份辨識系統,及合理的辨識系統應具備的條件。

由前文所述的歷史背景及其衍生的產品特徵,我們可以利用早期壺的土胎、作工及窯燒後的表現將早期壺區分為幾個很好的斷代期: 1.一廠成立前時期(193040年代), 2.一廠成立初期(5060年代), 3.舊土用馨時期(70年代), 4.百家爭鳴時期(80年代以後)。
合理的早期壺辨識系統可以區分為以下兩大原則: 原則一:不同時期(14)其土胎、作工特徵及窯燒後的表現是不同的!」因為不同時期的土不同、火不同、工具、工序不同,故上述各期的商品壺其表現出來的樣子是不同的!換句話說,如果壺商說這把是50年代,那把是70年代則其在土胎、燒結後的漿面及作工特徵上的表現應該不同,如果兩把看起來每個點幾乎都相同,那您就要很小心了! 原則二:各時期特徵要不同,但同時期要相同!」壺商如果說有兩把壺都是同樣60年代的壺,則其在土胎、燒結後的漿面及作工特徵上,就應該相同,不論它的大小(四杯、六杯或八杯)、不論它的外型(標準壺、五形壺….等)、不論它的落款(南孟臣、大溪款、小溪款...等,那都是外型的差別而已,但土胎及作工特徵都不應該差太多。如果壺商說,這是因為這是什麼師傅罐仔、誰訂製的、專門給誰用的或是這把是XX惠孟臣...所以OOXX,呵~,不一樣就要小心囉~

當然或許茶友會說難道沒有例外嗎?當然有,但例外極少,且有一定的合理理由,唯入門者應從開門物件著手,以免自我混淆。追求開門件中槍機會少,追求壺商口中的珍品,您得要有把握才行。事實上,早期壺因為前述時代背景的關係,大多有明顯的年代特徵,什麼樣的年代就是什麼樣的特徵,但市面上最常見到的是1950年代的款遇到80年代的土胎及作工,這樣的壺當然就要小心了。

談到這裏或許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的辨識系統有符合上述兩大原則啊,在此弟提供一個很好的檢視方法供大家參考。受惠於近之代資訊的流通,玩壺論壺已經不再是三人成虎的年代了,在網路上大家都可以找到許多包括所有華人世界的玩家,看看別人貼的壺,同樣年份的,特徵是否與我們認定的特徵相同?所謂的日本線、泰國線回收的,同樣年份的特徵是否與我們認定的特徵相同?這種多方交叉,國際比對是最實際的,任誰也作弊不了,何必爭的面紅耳赤、口沫橫飛?怕只怕發現自己的特徵與眾人不同時,還硬說眾人皆錯,我獨對,那就可笑了。

 

四、普洱茶與早期壺的特徵共通性

前述的辨識原則,對於接觸正確早期壺較少的人可能還是不容易體會,本文再以同期生產的普洱茶,來說明這兩個觀念,希望能有所幫助。這些問題通了,前述本文所談的系統您就容易通了。首先請您思考下列的問題: 1同樣是7542,如果從外觀,您如何初步分辨它是70年代、80初、80末、90末或2000年初的茶? 如果您的回答是看「外包紙」,因為7080902000年各有其特色的紙(如十字紋、厚紙、薄紙...),恭禧您!您答對了。大家思考一下,為何您敢用外包紙來斷代呢?因為哪種紙、哪種印刷就代表哪種年代啊,在那樣的年代裏沒有人刻意去注意紙,一種用完了,就再印另一種,這些紙的道理與「土胎」的道理一模一樣,紙質隨著時代也在進步與改變,所以各時期的紙與印刷都不一樣。如弟前述的「原則一」是相同的,不同的時代使用不同的紙(土胎)!二者的道理完全一模一樣,不同時期的差別其實是很明顯的! 2請問同樣是80年代初的茶,753275427582...等不同拼配的茶,但在外觀上有何相同之處嗎? 如果您的答案是「都是厚紙」。賓果!您又答對了!「原則二」:同時期的產品一定有共同的特徵,雖然同期有生、有熟茶、有不同拼配,但那張紙及印刷的特徵,是否相同?老普洱與早期壺都是相同時代的產品,那樣的時代背景,統一、量大、集體、平均,是重點!當年的人不會想到73青現在可以賣45萬,不會想到商品水平壺可以賣到數萬元!非刻意下的自然取材正是我們斷代的最重要依據。 3:不論哪一年代的老茶,拆開包裝後,您續看什麼?觀察什麼?來判斷它的真偽?(這題是選擇題) (a)直徑幾公分?厚度公分?內飛位置?窩底直徑與位置? (b)內票印刷及內容?內飛印刷及內容?茶菁拼配?餅型?窩底外型? 有茶友會認為73青餅一定要直徑幾公分?厚度幾公分?內飛一定要怎麼放才是73青餅嗎?這就和看早期壺去要求壺嘴一定要幾度、壺紐一定要多大、壺身的彎要幾度等細部結構一樣誇張。73青餅有這麼多版本,大家判斷的共同的特徵是在 (a) (b)?如果您的答案是(b),那看壺也相同,時代特色要有,但不是一定要怎樣圓、怎樣斜啊....

辨識早期壺的道理與普洱是完全相通的,普洱茶的「外包紙」就好比是壺的「土胎」,年代特徵明顯,用完一批,再做的就不一樣了。普洱茶的「餅型」就是「壺型」,雖有定型但非唯一。普洱茶的「壓法、內票特徵」就是壺的「工序、工具修整的方式」,必須符合具該年代的特徵!而不是告訴茶友,我這批是訂製品,所以與別人不一樣。事實上,任何年份的壺,即使是「訂製壺」還是必須符合該年份壺所應有的基本特徵,其型、款或有不同,但土胎、工序、工具可不會不同。80年代的858290年代的紫天,都是港商南天公司的訂製茶,大家看看8582是否有80年代的外包及特徵?紫天是否有90年代的外包及特徵?答案再明顯不過了。老茶您看得懂,早期壺您一樣可以看得懂。

各時期的系統清楚後,如果出現年代矛盾,「張飛戰岳飛」時,就要小心您的小朋友要滿天飛了!90年代「簡體廠」內飛外包個70年代「大口中」外包紙,賣您80年代的價格,您說這是什麼茶?您敢買嗎?

五、早期壺落款與修整的年代特徵

再來談談壺的「落款」,壺的落款為何到這麼後面才談?因為款是仿壺者比較會注意的,以現代精密機械的能力,要複製一模一樣的章並不困難,且早期壺的章,並非只有一個,原因很簡單,生產車間陶工多人,大家還要排隊蓋章嗎? 所以基本上,看款一定要配合前述的土胎、漿面、作工等因素一起看,單看款是很危險的! 各時期的款及修整特徵,弟約略歸納如下: 1.40年代:40年代一廠成立前,其落款在早期壺系統中算是較亂的,最常見到的是「四腳溪」款,另外少見的有「宜興惠」、隸書體的「荊溪惠」、「陳真慶」...等多種,唯未見過有「中國宜興」四字款者。
2.5060年代:此時期的落款以六字款為主,「四腳溪」、「大溪」、「小溪」、「宜興惠」、「南孟臣」...等。而40年代與5060年代同樣四腳溪款其區分方法,就是由「土」及「工」來判斷了!40的土基本上與5060是同一礦的土,差別在練土及養土的程度,40的石黃(小黃點)含量較高,50的石黃含量較少,不過50的因為練土的時間較長,故土較細緻,二者窯燒後的感覺在未泡養前,基本上都是粉粉的,但40的比較像30歲熟女的皮膚,雖細但不是那麼嫩,5060看起來更粉,摸起來比較像小baby的皮膚,比較細嫩。 作工部份,40年代的一眼看是個「粗」字,但細看就是「手工感」明顯,那種粗礦自然的修整與後期的差別很大,5060的手工感在各個細部都還看得到,但作工品質上已比40年代的要優上許多了!
3.70年代:70年代的款就是「中國宜興」四字款了,如果出現「六字款」就有點對不上了。四字款同樣也有很多章,所以不要只看章買壺啊~。此時的土胎已很難看到石黃顆粒了,漿面的表現也不再粉嫩了,改而是較紅稍稍有釉光的表現,但遇水時與之前的土胎一樣,那種「細砂」感,水份快速滲入的感覺同樣明顯,只是較偏紅偏微有釉光。修整上,手工感更少了,但細部仍然可見。
4.80年代以後:同樣是「中國宜興」為主,但開始多樣化了,包括「荊溪X製」及私人款也都開始出現,土的表現「細砂感」越後面的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釉亮感,越後面的越油亮(釉亮感),未養即有一定的亮度,更後期的更不用講,買回來又紅又亮的,有的還會刺眼呢~。作工部份手工感幾乎不存在,7080初的綠標,可以說是手工感的終結版了,綠標之後除非故意仿的,手工感已不復見。

 

上述所言是基本上落款的劃分,但不是一刀切下,4050有轉接,6070有轉接,故60的土會出現中國宜興那是正常的,因為那是6070的產品,但只會往上接,不會往下接,80的土接到「六字章」那就有點張飛戰岳飛了!此外,上述的是大原則,故當然會出現例外的,但例外不應太多,即使款的條件是例外,其它如工、土等還是一定要符合當時期的特徵,這樣才對!總之,土胎、作工、漿面、落款要整體來看,一樣不可少,少一樣就要小心確認,剛入門還是以開門件為主比較好。

本文本來是小弟在T4U茶藝論壇上一篇隨興之作,目的只是不希望早期壺的領域一直被糢糊下去,甚或輪為仿壺者欺世盜名的地方。承蒙壺藝雜誌社來信邀稿,特別重新成本文的內容,希望對茶友有幫助,唯壺海無涯,個人所知所見有限,弟實不敢言週全,文中或有諸多尚需修訂或補足之處,尚請諸多前茶友及前輩海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下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