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紫砂壺的終端使用者,對於紫砂礦料的名稱常有許多誤解,
例如認為「本山綠泥」是指燒成之後為「綠色」的泥,「天青泥」是指燒成之後為「青色」的泥,
再加上有心人把泥料講的玄之又玄,增加茶友們識壺的難度,
其實紫砂礦料的分類並不困難,茶友們可以參考以下的基本分類。
就時期區分,可分為:
1.民國初年之前時期:此時期基本上是手工開採,當時的壺是由私人工作室或陶坊所生產,故各家有各家的礦源,礦點分佈廣,且各家養各家的土,故可以說是各家自有祕方與特色,互不相傳,故該時期的作品,土胎種類多,各家不同,但同一家的卻類似。
2.一廠設立初期(1950末~1970年代):一廠設立後的紫砂礦料主要是由宜興採礦公司(1955年成立)所負責,統一由宜興採礦公司負責開採、選料、加工與練泥,再交由一廠製壺,由於礦料來源相同,且統一練製,故這時期的廠內壺,燒成後土胎共同性高,也成為現在我們判斷是否為早期壺的重要依據。
3.1980年代之後:80年代後一方面由於外銷量的大增,一方面由於各式電動機具的引進及開採設備的改善,1970年代開始開採的黃龍山1~5號井的產量已不足所需,故開始在黃龍山附近各地(如:青龍山、寶山...)等各地開採,至此時由於開采機具及設備的進步,開採礦料的種類之多,分類之細,是歷代僅見。
就名稱區分:
「宜興紫砂礦料」(朱澤偉、沈亞琴著,地質出版社)將現在常用紫砂礦料的名稱歸類為以下幾類:
1.以「礦料顏色」命名者:如本山綠泥、天青泥、白泥...等。
2.以「礦料外型」命名者:如團泥(段泥)、降坡泥...等。
3.以「在泥層中位置」命名者:如底槽青、甲泥(夾泥)、石黃泥、南山紫泥...等。(註:「青泥」即是「紫泥」)
4.最後才是以「燒成後顏色」命名者:如黃龍山紅泥、小紅泥、朱泥...等。
基本上這些名稱是「採礦者」所命名,非「製壺者」所命名,故大多以礦料原始的顏色、外型及位置等來命名,而非以燒成後的顏色來命名,不要錯用及誤會了。「綠泥」燒出來其實是「黃色系」,「天青泥」是「紫色系」。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同樣一塊泥料在不同的溫度下呈色是不同的,非一定要什麼色,如果對各種泥料原礦及燒成之後的顏色有興趣,可以去買「宜興紫砂礦料」一書來看,便可以清楚瞭解了。
以上這些名稱如前所述,是隨著礦料被開採之後而命名的,故有許多是1980年代之後才有的名稱,對於古壺或早期壺,有部份的名稱並不適用。
以上說明及個人淺見,敬供參考~
公告版位
- Sep 01 Sun 2013 13:38
紫砂礦料特徵與名稱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