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小弟發表在37期茶藝雜誌上的文章,不過雜誌在排版時把圖四西施的照片弄錯了,重覆誤植成神燈的照片,特在此更正一下,可以以本文為主。
一、「五形壺」的正確名稱
所謂的「五形壺」是早期(一九六零年代之後)生產的水平壺中,相當常見且廣受喜愛的款式,也是許多早期壺玩家以收藏同時期整組為樂趣的重要對象。而所謂「五形壺」這個名稱,事實上是在一九七零年代早期壺開始地下管道進入台灣市場之後,由台灣早期壺的前輩依其外觀及特性所取的名稱,即熟知的「芭樂」(圖一)、「肉扁」(圖二)、「神燈」(圖三)、「西施」(圖四)及「太監」(圖五)。這些直接且具本土性的名稱,當然也代表台灣早期壺前輩在當時的知性與感性,唯這些所謂的「五形壺」在當年出廠時,宜興廠對各種壺形是有加以命名的,並且有將壺的名稱落款在六零年代首批壺的蓋內之中,由當年的首批「五形壺」的蓋內落款,我們得以窺知其原始名稱。坊間有不識者妄自推論認為其本名應該是「扁圓」、「梨子」…等,或言一九六零年代沒有「五形壺」,並在網路上以訛傳訛,實是對早期壺的認知與見識不夠周全。蓋內有落壺名款的「五形壺」均只出現在六零年代生產的壺,在之後便沒有見過有在蓋內落壺名款的。依筆者目前所蒐集到的包括有「線漂」(見圖六)、「扁下」(見圖七)、「湯婆」(見圖八)及「扁蒲」(見圖九)等四種,第五種我們所稱的「太監」,目前為止尚未見過或聽過有六零年代的產品,基於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筆者個人暫時傾向認為「太監」型有可能是在七零年代後才開始生產的型式,待日後若有新發現再行修正。事實上,早期壺的「五形壺」除了具備當年早期壺應有的土胎及作工特色之外,其在造型上歸結了民國初年以前各類主要水平壺的外型,擔任了承先啟後的重要角色,可用可賞,特別是想要一探清末民國初年水平壺的基本外型與發展演進,早期的五形壺是相當好的敲門磚。
二、生產的歷史背景
要瞭解早期壺中所謂「五形壺」的生產背景就必須從中國紫砂壺的發展背景談起,中國紫砂工藝的發展可以分成多個重要時期。雖可上推至宋朝,但實際上大約到十六世紀時(明朝正德年間)才開始由日用品進入到工藝品的階段。發展至十七、十八世紀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間,紫砂工藝已進入相當成熟且進步的階段,各種壺、盆、瓶、雕塑等工藝品,作工精緻、造型奇特已普遍受到中國國內、外文人雅仕的喜愛與珍藏。約自十八、十九世紀清朝嘉慶時期已開始大量出口到歐洲、日本及東南亞各國,當時紫砂的生產以私人陶坊及工作室為主,同時也接受國外訂單,依不同地區的需要生產不同器型、土質、刻畫等商品,這樣的生產形式一直維持到民國初年,不論是器型、工藝、土胎均已成為當時世界各國重要的民生必須品及收藏品。根據「江蘇省誌」及「陶瓷工業誌」的記載於一九三二年(民國二十一年)時,宜興紫砂從業人口已達六百多人,年產量已達二百餘萬件,是紫砂生產當代空前興盛的時期。唯至中日戰爭爆發後,江蘇省為日軍所佔領,廠房及龍窯遭毀頗多,陶工四散流失,紫砂生產幾乎完全陷入停頓的狀態,民初之前所辛苦累積的作品與技藝在此遭受到極為嚴重的斷層與打擊。
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據統計當時宜興紫砂從業人員只剩二十餘人,呈現百廢待舉的狀態。自一九五0年代開始,中國政府重新恢復紫砂的生產,將散失各地的陶工組織起來,一方面開始生產及培育藝徒,一方面恢復紫砂產品出口,並嚐試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產量。一九五八年生產大躍進運動開始,紫砂的生產人員增至兩仟餘人,比初期已成長了近十倍。除了人員的增加外,五零年代中期開始為了提高產量,開始試用「石膏模」生產規格統一的水平壺,也開始開發各種可以提高產量的生產工具及方法,包括轉轤車、注漿成型等方法。一九六零年代開始,逐步興建「倒燄窯」取代傳統的龍窯生產,以解決柴草不足等問題並希望能提高產量及品質。同時期,為了要增加產品的多樣性及提高銷售量,也由資深陶工參考民國初年以前的慣用壺型開發出不同於標準壺以外的各類壺形,包括「高湯婆」及台灣人所稱的「半邊卵」、「美人肩」…等,而本文所謂的「五形壺」也是當初開發的其中幾款,由台灣人其中五款組成所謂的「五形壺」。
三、賞析
「五形壺」的正確開始生產期間,不論是從土胎特性及壺底印款都明確的顯示是開始於一九六零年代,七零及八零年代及近代也都陸陸續續生產多批,因此大家在收藏或是欣賞「五形壺」時,當然有加以區分不同年代及時期的必要。所幸五形壺也是早期商品壺的一種,其斷代自然也符合小弟在35期茶藝雜誌「早期壺的系統與亂象」一文中所提到的基本原則,因為老話一句:「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下被生產出來的東西,當然就必須具備什麼樣年代的基本特徵」。本文的討論以六零年代首批五形壺為主,故在此也談談六零年代五形壺所具備的年代基本特徵,提供給茶友們參考。
首先在土胎表現方面,一九六零年代早期壺燒結後的土胎表現個人認為是所有早期壺特徵中最難仿的,原因有二:一是因為中國自中日戰爭爆發後,宜興紫砂的生產幾乎停頓近二十年,正好提供了宜興原礦自然風化與休養的好機會,也為五零年代末「宜興紫砂工藝廠」設立之後,提供了優質且陳化充足的紫砂礦源;其二是六零年代開始,宜興紫砂壺的生產捨傳統的「龍窯」開始改以「倒燄窯」為主,其所成形的窯燒氣氛與日後七零年代後的「隧道窯」有明顯的不同,更是現代推板窯及電窯所難以模仿的。以視覺來看,六零年代的土胎細彌溫潤帶細緻微砂感,未泡養前大多呈現淡紅偏粉的「平光」自然色澤,其與七零年代後較紅色偏亮的色澤有很大的差異,大家可以比對照片中「太監」壺(此壺為一九七零年代)與其它各壺(一九六零年代)在土胎表現上的差異,可知差別。
再來談作工方面,一九六零年代首批五形壺相對於之後各時期的五形壺,算是屬於開創探索階段,故首批產品在生產工藝上其實還頗具工藝上的歷史價值。如前所述,中國政府在恢復紫砂生產之後,為了提高產量及品質,在一九五零年代中期即開始嚐試用包括石膏模及注漿等方式生產,因此在首批五形壺上包括「湯婆」、「扁蒲」、「扁下」等壺的細部都可明顯看到應用石膏模合模的痕跡,更有趣的是若比較六零年代與七零年代的五形壺,可以發現同樣的壺型其不同年代使用的石膏模及合模方式(位置)並不相同,外型也稍有差異,這顯示在宜興一廠所使用的石膏模型及合模方式是不斷的在改良與演進當中的,而非一陳不變。
再來談「落款」,首批五形壺即然是一九六零年代的壺,自然要落「六字款」,目前看過的款包括「大溪」(見圖十,「湯婆」的底款)與「小溪」(見圖十一,「扁蒲」的底款)款的「荊溪惠孟臣製」、「倒反溪」的「荊溪南孟臣製」(見圖十二,「線漂」的底款)、「宜興惠孟臣製」等款均有出現過。在蓋內部份,除了前述「線漂」、「扁下」、「湯婆」及「扁蒲」等外,同時也有蓋內同時落上「線漂」與「六杯」兩個款的,唯這類有落「杯數」款的,只在「線漂」中看過,在其它各型中則尚未見過,而七零年代則為「中國宜興」款(見圖十三,「太監」的底款)。
四、結論
本文原也是筆者在T4U及紫金城論壇上所貼的一則小主題,承蒙壺藝雜誌一再看得起,來函邀稿,唯弟所知、所藏有限,十分猶豫,特別是多年來筆者一直在尋找那把六零年代的「太監」,均未所獲,前些日子有中國網友提到當年首批在生產時並非「五形」(五把)而是「四君子」(四把),筆者認為有理,但也無法百分之百肯定,只能肯定的是目前六零年代首批五形壺的現存數量中,最多的應該是「線漂」(芭樂),其次是「扁下」(肉扁)與「湯婆」(神燈),再其次是「扁蒲」(西施)(到目前只看過兩把),「太監」則從未見過。基於知識分享與心得交換的立場個人只能先行野人獻曝,還望手上有資料的早期壺前輩不吝多予指正。希望透過這些文章的撰寫與討論,可以幫助大家重新認識早期壺,建立正確的早期壺辨識系統,不要再被人不當的誤導,聽到早期壺就只能搖頭大嘆「假的比真的多」。個人這幾年玩早期壺的經驗與心得是早期壺其實不難懂,只要多看、多比、多上手,有時真正的障礙往往是玩家自己的「先入為主」或「害怕中槍」的閉鎖心態。早期壺資深玩家吳永吉前輩曾對弟說過:「壺會說話,只要您願意用心傾聽;多聽壺說話,少聽人說故事」,只要心態正確,不同的東西擺在一起,它自己就會說話了,「多看、多上手、多用,自然就懂了」。早期壺到底好不好玩當然人人自有看法,但對的壺就永遠應該是對的,錯的就永遠應該是錯的,不應是誰說了算,而應該是人人能辨才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