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應「茶藝」雜誌的梁編輯長的邀請,希望能對50至70年代的早期壺分別以不同主題寫一些賞析的文章,原本很猶豫,擔心很難週全,但又時常看到各茶藝論壇中,許多以假當真的壺或似是而非的論調,所以還是試著寫寫看,也很歡迎大家的批評指正。
第一個主題,是談蓋內有落幾杯幾杯的「杯」字款系列
原文會發表在40期的茶藝雜誌,因為版權的問題,在此只摘錄其中一部份,有興趣的茶友可以等40期(2012年2月)雜誌出來後,可以看到全文及更多壺的圖片,共有十幾把哦~
部份內容及圖片摘錄如下:
「在台灣許多愛喝茶的茶友或多或少都喜歡收幾把「早期壺」,特別是當「老壺」配上「老茶」時的那種氣氛與感動,總是令諸多茶友藏家愛不釋手。事實上早期壺在整個中國宜興紫砂的發展史上扮演的不僅是某一個時代的產品而已,同時也是整個中國宜興紫砂發展「由多元走向標準、再由標準走向多元」的一個重要關鍵時代。其重要性就如同普洱茶中的「印級茶」及七零年代的「七子餅茶」一樣,一方面將自清末民初以來的私人民營廠產品標準化(統一商品化),另一方面也為後續各年代的產品建立了製作規範與標準。其中尤其以一九六零年代所開發的許多標準壺款,更是扮演承先啟後的角色。茶友如果真要瞭解中國宜興紫砂工藝的發展,早期壺的地位與重要性實在不容忽視。
一九五零年代中、末期,中國為了重新繁榮紫砂產業,前後成立了「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紫砂工場」及「宜興紫砂工藝廠」(就是後來俗稱的一廠)由顧景舟、王寅春、朱可心及吳雲根等人擔任輔導員一方面廣招學徒,一方面著手開發各式壺型及可提高產量的生產工具(如轉轤車)與方法(如石膏模具)。不過在五零年代末期因為「大躍進」的關係供給大於需求,實際的產量並不大,到了一九六零年代初期產量才得以漸漸提昇,因此早期壺真正開始較具生產規模也大約自這個時期開始。
在那樣的年代下,一廠開始為各類所開發的壺款建立「標準」,於是出現了一批蓋內有落「幾杯」這樣的壺產生,也就是本文要介紹的「蓋內『杯』字系列」。一廠在設立初期為了使紫砂壺的生產產能可以提高,並促進產品的「商品化」,開始開發各類壺具,並訂定標準型式及大小,並將「名稱」或「大小」以特定的章落在壺的「蓋內」,以作為初期產品的說明。蓋內有落「杯數」款的早期壺其落款方式與筆者在壺藝雜誌二十二期中「五型壺本名與賞析」一文中所談的「壺名」的落款方式是相同的,甚至有同時在蓋內落上「線漂」及「六杯」兩個款(見圖一,線漂壺蓋內圖),就是上述看法最佳的證明。這種蓋內落「杯數」款的時期與落「壺型」款的時期基本上是相同的,都是在一廠設立的初期。也正因為「杯數」款是一廠建立初期所用的落款方式,所以也只出現在底款是「六字章」(荊溪惠孟臣製、荊溪南孟臣製、宜興惠孟臣製)的早期壺中,而不會與底款是「中國宜興」的壺相搭配,因為中國宜興的底款不會早於一九六零年代末期,故如果看到底款是「中國宜興」而蓋內有落「杯數」款,那就要很小心了。
目前搜集得到的資料蓋內有落杯數款的有「五杯」、「六杯」、「八杯」及「十二杯」,其分別對應的實際容量大小分別約為「75CC、87CC、105CC及155CC」。其中以落「六杯」及「十二杯」的為最多,「五杯」及「八杯」則相對少見,而最令筆者婉惜及好奇的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見過「十杯」款的,但個人相信應該是有十杯款的壺,只是可能數量稀少,不易尋找。不過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上述這個杯數的大小與台灣早期玩家所慣稱的杯數大小並不一樣,比台灣早期玩家所慣稱的用法都至少「多個兩杯」(即台灣人口中的「四杯」,其實早期是落「六杯」款的,而台灣人稱的「八杯」,其實是落「十二杯」款的)。筆者推測主要原因還是在台灣人接觸最多的早期壺還是以一九七零代為最多,七零年代的壺蓋內已不再落杯數款,故台灣早期玩家則約當以當時慣用的台灣功夫茶茶杯大小,由二杯到八杯來稱呼(一條龍)。
再來是許多茶友都十分關心的辨識問題,故接下來我們也來談談這些壺的特徵。即然是「一九六零年代」的壺,當然就必須具備六零年的的土、工、型應有的「年代特徵」。在土胎方面,這些壺都必須具備典型六零紅土顆粒細緻、色澤稍粉的平光細砂感,有時可以看到些許的細黃顆粒不禁意的出現。如果色澤太過艷紅或未泡即有明顯釉光感,或聲稱「朱泥胎」者均有問題。需知,一廠設立之後是「生產導向」,不是「精工導向」,不會花太多時間去生產失敗率高、產量又少的朱泥作品,這是玩早期壺的基礎知識,如果有人拿朱泥壺跟您說那是一廠在六零年代的作品,基本上就很有問題了!
而在作工與外型部份,如前所述,當時已開發出各類石膏模具來協助生產,標準的生產的過程是先用模具做出基本雛形再由職工用人工進行修整。整個廠壺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提高產量,模具的使用與開發也隨著時代而增加與進步,故觀察各年代由六零至九零年代廠壺的作工,也具備了這樣的特點。即越早期的壺手工的修整部份越多,越接近近代的壺,手工修整的部份就越少。這不是修的「精」或「粗」的問題,而是有些部位(如蓋內、蓋鈕…等)後期因為使用了改良的模具,不再需要修整或修整方式不同的差別。所以看工不是看單一特徵(如鈕一定要多大多小),而是要注意整體修整工序與工法,圖組二到圖組八是各類型的「杯」字款系列,大家可以發現有落「杯」字款的壺,不論是在宜興惠、大腳溪、四腳溪、南孟臣中均可找到,杯數也沒有特定。除了一般的水平壺之外,也出現在特殊款的早期壺中,如圖組九的「庭記」(底款為宜興惠),圖組十、十一、十二的「高泉發茶行」及圖組十三「請飲福建名茶」及圖組十四的「善卷洞留念」(五杯款)等壺上。茶友們可以自行比較這些壺在土胎、作工、外型及底款是否均符合小弟前文中所述的各項特點,照片或有色差,但仍相當值得參考。
談完了對的壺,當然也要來談談「不對」的壺,蓋內有落杯數款的壺在早期壺中也算是較稀有的等級了,故市面上在多年前即有出現仿壺,仿壺一樣在蓋內依壺的容量大小落上「十二杯」、「八杯」等字樣,且底款也是「六字款」。粗看可能很像,但細看仍有許多地方不到位,包括仿壺的土並非標準六零年代的土,外形修工過於工整(模具較佳),使用的模具、蓋內工序(蓋牆、蓋孔)也不具備六零年代模具的特徵,特別是壺底的印款與真品相差頗大,只要一經比對,真仿立見。圖組十五即是一把典型的「後仿60宜興惠,蓋內十二杯」,茶友們可以與前面的真品「宜興惠」作一比對。
簡單的說,蓋內「杯」字款的出現是中國紫砂標準壺發展史上十分有意義的一個標記,它不僅代表著一廠商品壺的歷史與足跡,同時也是一個十分明確的年代表徵,真品只出現在一九六零年代的壺品之中。在欣賞或辨識這系列壺品時還是應該要秉持筆者一直以來所主張的「年代系統」,即什麼年代的產品就應該要有什麼樣的年代特徵,「杯」字系列的壺是六零年代的產品,除了多了那個「杯款」,其它不論用土、作工、外型無一不與六零年代的早期壺相吻合,這就是「年代系統」。因為用土、模具、生產者都是相同的啊!早期壺雖然數量不多,但藏家仍然頗眾,初學者應該多多比對、多多上手,讓實品說話,千萬不要只聽故事買壺,要深知方向錯了,收再多再久也很難對啊。
最後要感謝這次提供壺品的眾位藏家前輩,早期壺已經亂很久了,這兩年開始有點撥雲見日的感覺,筆者原是個單純玩家,基於傳遞善知識的信念,在梁編輯長的邀約及協助下試著將早期壺以不同系列主題的方式做一個整理,唯壺海浩瀚,個人所知所見有限,但總是個開始。在這次的「杯」字系列中,有一把「請飲福建名茶」,蓋內「六杯」,底款是「宜興惠孟臣」,可以說是中國「贈品壺」系列的始祖之一,加來近年來七零年代的「請飲中國烏龍茶」系列大紅大紫,故在此也預告一下,下一集我們將介紹「請飲中國烏龍茶」系列,敬請茶友們期待與歡迎大家的指正。
留言列表